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育论文
——同川镇联合校初中地理教师高志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课堂常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不仅能提高同学们思维活动的有效性,达到互教互学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增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以往单纯注重班级整体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教无定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使这种方法逐步完善。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课堂常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不仅能提高同学们思维活动的有效性,达到互教互学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增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以往单纯注重班级整体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教无定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使这种方法逐步完善。那么,地理课上怎样的小组合作才算是行之有效的呢?
一、问题的提出
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化,地理学习现状有了一定改变,但是目前地理学习方式的主流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地理教师始终是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90%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被动接受,处于“你讲我听、记”的境地,地理学习偏重于结果的掌握,而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获得的认识策略实施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能力、方法、态度的培养。
课程改革把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目标。在教学中,要求改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合作学习得到了大力提倡。
二、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认识心理学、社会学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的内容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简而言之,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是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活动。它追求的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三、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实施策略
(一)、前提条件
1.教师转变观念,变“主讲”为“主导”。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合作的时代。而“以教定学”的传统的教学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因为学生在全盘接受老师的知识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要由传统的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改变以往“主讲”的模式,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小组合作模式因其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2.学生转变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当教师有意识地退出了“主讲”的位置,学生主体地位便凸现出来,那么如何让学生自觉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变被动学习为乐于学习呢?我认为,诱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是相当重要的。首先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大量事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欲望;其次,课堂中的创设情境,巧妙设疑,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再次,问题的复杂性让学生切实感到仅凭个人力量无法解决,唯有与同学合作发挥群体的作用才行。在这样的层层激发、诱导之下,当学生一次次地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之后,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就会成为学生自发的需要。
(二)、准备工作
1.分组。要能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合理的分组也是相当重要的,目前常见的分组遵循以下三种原则:①就近原则。所谓就近原则就是同桌和前后的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它的好处是位置变动小,利于课堂上临时分组。缺点是组与组之间存在着知识水平、能力的差异,因而如进行竞赛类活动或难度较大的问题探讨时就存在组际间的不公平。②自发原则。自发原则就是让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自我组合而形成学习小组,它的好处是有一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合作探讨的积极性更高。缺点同就近原则一样,也存在组际间的不公平。③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就是教师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素质等综合评价,合理分配,形成优质的学习小组。这是目前合作学习中最有效的学习小组,因为它不仅兼顾到小组成员的多样性,而且考虑到组与组之间的公平性,便于组间竞赛。当然,这样的分组教师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于课前提前分好,并在课前及时调整好座位。
2。课前资料(材料)准备。有不少的问题,学生仅凭以往的经验是无法快速地在课堂上予以解决的,需要在课前准备充足的资料,如讲到“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课前布置各小组选择有关家乡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作社会调查、整理资料,再在课上小组讨论,分析家乡的区域发展优势,把握家乡经济发展的方向,并向全班汇报交流。
(三)、课堂实施过程
①当准备工作一切就序,合作交流之际,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那就是课堂管理者、导学者、学生的合作者。首先要了解各组讨论热烈程度以及学生个体情况,对那些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抢占别人发言机会的,以及因能力或性格原因默不作声的,教师都要用暗示、鼓励等方法加以引导;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合作进展情况,了解合作效果,以便准确把握结束时间;对学生交流时发现的难点问题,教师可适当地提示,巧妙地点拨,提高学生思维的有效性。
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高个体责任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才能形成主动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才有效率。合作学习虽然更关注集体,但合作探究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没有个体责任、独立学习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并强化个体的责任。增强角色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自己对于小组的价值,每个个体对于小组完成任务的不可或理性;同时也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教师应引导学生分解学习任务,责任到个人,明确小组完成总任务的现象。为此,教师可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机提问,进行个别测试,让每个个体都能及时了解掌握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及进程,消除依赖心理,积极参与。更要重视小组由成果的分享,小组内个体之间的交流讨论。
总之,当学生合作之际,教师积极真实的参与对小组合作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四)、重视对学生合作方法,社交技能的培养
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的手段,同时又是合作学习的目的在合作学习中,需要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等合作技能,这些技能的形式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需要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要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练习使用合作技能,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建议。并对学生合作技能运用进行及时的积极评价强化合作意识。
(五)、加强合作学习中的管理
合作学习提倡学生的互动,包括多说、多动手、多活动鼓励发表不同意见,这与传统的课堂要求的绝对安静不同,常会出现“吵”“乱”的情形,这对教师驾驭课堂提出更高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管理策略和措施,保障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行为,提出一些明确规则与要求,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你所期望的。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又是应该避免的。也可以建立一些积极的奖励制度,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总之,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和同学尊重自己,希望获得荣誉和鼓励,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和充满兴趣。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精心创设学生合作探究的空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进行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一定会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地理课堂中如能用好、用实小组合作模式,一定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